《思考,快与慢》思考见人生,行动见真知

 教育实践     |      佚名

  今天,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思考,快与慢

  如果我问:你了解自己吗?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吗?你可能会觉得这叫什么问题,哪有自己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呢?

  但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这本书中,作者告诉我们,我们的很多想法都是凭直觉产生的,不仅草率,而且会产生很多偏见。更糟的是,对这些偏见,我们常常都觉察不到。

  本书的作者丹尼尔•卡尼曼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,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,1961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。先后在希伯来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等地任教。自1993年起,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一职。

  在他所著的《思考,快与慢》这本书中,卡尼曼从容不迫地展现了大师级的思考方式和辩证精神。有人称赞这本书是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,堪与亚当•史密斯的《国富论》和西格蒙德•弗洛伊德的《梦的解析》相媲美。

  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这本书,了解一下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?我们经常会犯哪些直觉性的错误?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?

大脑思考的快与慢

  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个思考系统,系统1和系统2。系统1是快思考,无意识且不怎么费脑力,处于自主控制状态,是一种非理性思维;系统2是慢思考,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复杂的思考和运算,是一种理性思维。

  举个简单的例子,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怒目圆睁、眉头紧锁,我们一下子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生气了,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和分析,这就是系统1在起作用,是快思考。

  而当我们看到“17×24”这样的乘法题时,我们没办法一下子知道答案。这时候就需要集中我们的注意力,调动系统2进行逻辑运算,这就是慢思考。

  而在我们平常生活中,系统1会时刻保持开启的状态,以最省力的方式应对日常琐事。而系统2则只会在系统1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时才出手相救。

  系统1就好像电影里的主角,戏最多,而系统2就好像配角,需要搭戏的时候,它才会出现,这也就是快思考与慢思考的关系。

  虽然系统2是配角,但它更理性,所以也会经常纠正系统1的错误冲动。比如当我们遇到汽车打滑的紧急情况时,系统1会不由自主地想踩刹车,这时系统2就会及时提醒出教练的忠告:“遇到车打滑,干什么都行,就是千万别踩刹车!”

  这种纠正就叫做“自我控制”,而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,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懂得自律的人,这些人说话做事,也更加成熟理智。

 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很著名的试验:一些4岁大的孩子被告知有两种选择:可以马上吃掉桌子上的一块饼干,或者等待15分钟后,就能得到两块饼干。

  试验结果显示,那些经受住诱惑的孩子,长大后有着更高的智商和情商。所以,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,不仅要有容易冲动的快思考,还要有自我控制的慢思考。

  比如严格规定,只有先做完作业,才能看电视或去玩;孩子哭着喊着要买玩具的时候,我们也不要马上给他买,可以约定好,用自己攒够的零花钱来买。

  这样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孩子的自律能力,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最宝贵的财富。

快思考与可得性偏见

  我们知道,快思考总是凭直觉去做判断,懒得去做过多的分析和验证,总是想简单快速地得出结论,这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偏见。

  比如,有这样一条消息:在一次面向300名老年人的电话民意调查中,有60%的人支持总统。

  当我们看到这条消息时,是不是就会认为全国有六成的老年人支持总统呢?如果你认为是的话,那就错了。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,那就是调查的样本是不是具有代表性?

  那么在这条消息中,我们看到的样本量是300人,但这个数量远远达不到预测的要求。显然,通过这条消息就确定全国老年人的支持比例,是没有说服力的。

  这种仅凭片面的信息就下定论的行为,就叫做 “可得性偏见”。如果用中国的成语来解释,就叫“盲人摸象”,因为看不到全貌,摸到象腿,就认为大象像根柱子。

  这种可得性偏见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,比如在我们工作的团队当中,大部分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贡献,而低估工作伙伴的贡献。

  这是因为我们很容易看到自己所做的工作,而不容易发现别人的努力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生活中的傲慢与偏见,其实都是大家陷入了可得性偏见当中了。

  如果我们能意识这种快思考的陷阱,多用慢思考观察他人的贡献、反省自身的不足,就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,也更有助于团队关系的融洽。

  这种可得性偏见,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社会效应,特别是那些并无确实证据的消息,如果新闻媒体大肆报道,人们就会信以为真,甚至夸大危害。

  比如,在美国纽约州有条拉夫运河,运河中掩埋的有毒垃圾在1979年的雨季中显露出来,引起了水井污染超标,还散发出恶臭,当地居民既气愤又害怕。

  当时的新闻媒体一直在不断地报道这个事件,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,民众声讨的声音也越来越强。

  政府在舆论之下不得不出资迁移当地居民,同时又设立环保基金,出台一系列的治理措施。

  不过后来发现,问题根本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,完全不用花费巨资迁出整个村子。但这件事情在媒体报道和人们可得性偏见的发酵作用下,就演变成了全国瞩目的大事件了。

  我们把这种社会现象就叫做 “效用层叠”,也就是本来是一件小事,传者传着就离谱了,就变成“以讹传讹”了。

  这种现象很常见,比如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有架飞机出事了,那么就会有一些人选择坐火车出行;看到某座城市因流感死了好几个人,一些人就会有意识地离这座城市远远的。

 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,并且危险性也没有随着新闻报道而增加。只不过我们知道了,就会本能地夸大危险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小心一点儿总是好的。

  这种效用层叠在互联网时代更为突出,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一段时间某人又红了,某条消息又疯传朋友圈了等等。

  即使我们开始可能不感兴趣,但大家传得多了,也就忍不住好奇心了。

  现代人更是喜欢快节奏的东西,猎奇心理很重。看到一条有趣的消息、图片或视频,不管是不是真实,有没有负面影响,都会乐于再次传播和渲染。

  所以我们需要留一些慢思考的时间,让那些肤浅的快思考沉淀下来。

  所谓“流言止于智者”,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,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,有思想的深度和准度。

快思考与有效性错觉

  快思考是凭直觉判断事物的,也就是我们直接看到、听到、感受到的。这些直觉往往并不全面,只是给人的感觉更直观、更深刻而已,但往往我们就是凭着这些片面的感觉下定论了。

  几十年前,作者卡尼曼在以色列军队服兵役时,曾经参与过士兵评测的工作。

  这项测试名为“挑战无领导小组”,士兵被随机分成8人一组,他们的任务就是将一颗圆木运过6英尺高的墙,同时人也要翻过去。这项测试的难点就在于,人和圆木都不能碰到墙。

  卡尼曼和教官们在一旁观察和记录每个士兵的表现,在任务完成后评价为“差劲、一般、优秀”三个等级,并以此预测今后的表现。

  在随后的时间里,每隔几个月,卡尼曼等人就会再次了解这些士兵在军官学校的表现。但最后结果显示,他们之前的预测根本没什么用,比瞎猜也强不到哪儿去。

  多年之后,卡尼曼认识到了这种对士兵未来表现的预测,实际上就是一种快思考的有效性错觉。因为仅凭一次测试的表现,就预测一个士兵的未来,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。

  但更可笑的是,当时大家对自己的预测又是多么地充满信心。

  既然我们快思考的直觉判断如此不靠谱,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呢?

  作者卡尼曼在认识到这个问题后,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评测新兵,并为他们进行了准确的兵种分配。

  他的做法是这样的:卡尼曼摒弃了之前按照面试官个人喜好分配兵种的办法,用公式运算取而代之。他整理出与作战相关的6个特点列成表格,并在每个特点的后面设计了相应的问题。

  新兵们在回答完问题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分数,卡尼曼再将这些分数按照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,得出一个最终分数。最后根据这个最终分数进行兵种的分配。

  这种公式运算的好处就在于避免了快思考的直觉判断错误,调动了慢思考的理性思考模式,将测试的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了。而且最终反馈证明,这种新方法效率更高,效果更好。

  公式运算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我们生活工作中,比如医院在判断新生儿的安全情况时会根据心率、呼吸、肌肉强度等指标的总分数来判断,这比凭经验准确多了。

  再比如,一般公司招聘都是凭面试官的个人喜好决定的,但这样招错人的概率非常高。更好的办法就是先总结出岗位所需的能力,再根据这些能力设计相应的具体问题和评分标准。

  最后将每道问题所得的分数进行公式运算,得出最终分数,这样选出的人,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。

  韩愈曾说: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,有了公式运算这个科学的慢思考方法,相信人人都能变成伯乐。

快思考与损失厌恶

  快思考不仅会让我们产生偏见和错觉,还会影响我们对得失的看法。

  在卡尼曼所提出的前景理论中,最核心的观点就是损失厌恶,也就是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。

  比如,现在我们用抛硬币来打赌。如果是背面,你会输掉100美元。如果是正面,你会赢得150美元。这个赌局吸引人吗?你想参加吗?

 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们都会在得到美元的满足感和失去美元的失落感之间寻找平衡。

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失去100美元的恐惧比得到150美元的愿望更强烈,所以大家一般会拒绝这个赌局。

  但如果将赢得的钱数提高到200美元,大多数人就会接受这样的赌局。可见,失去带给人的感受大概是得到的2倍,我们真的非常厌恶损失。

  损失厌恶一定程度上会帮我们规避风险,但有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。比如很多人之所以会减肥失败,就是不肯放弃品尝美食的快感,以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惬意。

  损失这两样,令他们太痛苦了,远远超过了减肥成功后的喜悦感。除非减肥的意愿足够强大,才能克服损失厌恶带来的痛苦。

  知道我们有这样的心理弱点,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。

  通过参加减肥训练营,营造减肥的环境,以及不断强化减肥后所得到的好处,就能坚持下去,获得满意的身材。

 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调动慢思考去控制快思考的过程,也就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,保持自律的过程。

  不仅是减肥,一切的个人成长,都需要放弃以前的自我,忍耐损失厌恶的痛苦,克服快思考的惯性。但这种痛苦是值得的,也是成长的必经过程。

快思考与两个自我

  我们知道,快思考在做判断的时候,太过依赖自我的感觉。但这种感觉不但片面,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产生很大的变化。

  比如,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:受试者被要求做两次冰手实验,第一次,把手放在14度的水中保持60秒,然后取出;第二次,手放在14度水中60秒后,实验人员将水温稍稍调高一点,再继续坚持30秒。

  有趣的是,受试者普遍认为第二次90秒的冰手实验,要比第一次60秒的感觉更好一些,痛苦更少一些。

  理智讲,这完全不合道理。两次实验的前60秒完全一样,而第二次实验还要再加上30秒的时间,虽然水温稍高了一点,但起码痛苦的感觉也要比第一次多吧。

  但实际上,人们评价痛苦并不是根据痛苦的总和,而是根据痛苦的峰值和最终时刻的痛苦程度的平均感受。对于其它大部分过程,我们是忽视的。这就叫做 “峰终定律”

  峰终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,比如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,前面还中规中矩,但结尾很烂,我们就会对整部电影的评价很差。

  但如果一部电影整体平平常常,高潮部分和最后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,就会提升我们对整部电影的好感。

  峰终定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的感觉是受记忆的制约的,一旦记忆中的感觉出错,快思考就会根据这个缺失的记忆感觉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
  卡尼曼根据记忆的这个特点,把我们分成了两个自我,即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。

  简单讲,经验自我就是当下经历体验现实的自我,而记忆自我就是记忆中的过去的自我。

  这两个自我往往是不一致的,因为我们的记忆并不是那么牢靠。经验自我所经历的痛苦与快乐,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记忆自我这里,就完全变了模样。

  如果要想减少两个自我差异,首先,就不能太过依赖快思考的直觉判断,将感觉的误差降到最低。

  其次,就要增强我们的记忆力,或将重要的信息及时记录下来,以防忘记。

  这也提醒我们“好脑子不如烂笔头”,当我们在上课、读书、学习的时候,经验自我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,如果不马上记下来,就会很快忘掉。

  就算我们事后再怎么努力回忆,那个记忆中的自我也早已和当时的经验自我,相去甚远了。

  《思考快与慢》这本书很厚,内容也很学术化,但它确实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指导价值。

  比如在家庭中,我们是不是常会觉得自己付出最多、最委屈?这时我们不妨冷静下来,放下可得性偏见,用心观察一下家人们都做出了哪些努力,就会发现辛苦的不止我一个。

  在工作中,当我们对某项计划雄心勃勃的时候,能不能慢下心来,多参考同事的意见,多研究同行的情况,多了解行业的动态,就会降低因过度自信而导致失败的风险。

  在生活中,当我们减肥失败的时候,就会明白是我们厌恶损失安逸的生活,慢思考无法抑制快思考的懒惰倾向。这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锻炼慢思考的功能,增强自我控制能力。

  不可否认的是,很多时候,我们仍不能及时觉察我们快思考的直觉偏见。甚至有时,还会把问题归罪于别人和环境,看不到自己的毛病。这归根结底,就是我们不够了解自己。

  如果我们能时常反省自己、摒弃偏见,勤于思考、锻炼高级思维,就能避免很多快思考的直觉判断错误,增强慢思考的功能。也能使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更加成熟智慧,做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。

  老子曾经说过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

  能够认清自己的人,才能活得明白;能够有勇气改正自己的人,才是真正的强者。



    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


    上一篇:体育锻炼如何改善大脑思维?

    下一篇:“科幻”的教育价值


      相关推荐